微信公众号

邮箱:66050290@163.com

联系电话:(+86)010-66050290

地址: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

【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】第三十九期——李玉红:让世界爱上“中国药”

作者:admin[2019-06-19]

blob.png

改革开放举世瞩目的40年,同时也是我省企业家创造无数奇迹的40年。在“药都”陇西,李玉红作为女企业家中的佼佼者,她不离乡土,深植三农,用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坚韧奋斗的创业精神赢得了众人信任,从一名普通的供销职工到供销社法人,肩负起巾帼奋勇争先,再续供销辉煌的责任与担当。她沐风栉雨,筚路蓝缕,将开拓创新敢于拼搏的精神融入血脉,化作力量,带领企业重获新生,并发展成为综合性现代化集团企业,立志要引领甘肃中药材走向世界。

李玉红出生在陇西县的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,儿时的她,家里十分困难,父母微薄的工资是全家9口人唯一的生活保障,为了减轻家里负担,帮助父母一起支撑起这个家,懂事的她高中没毕业,就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自己的“求学梦”,到陇西供销系统工作。

1993年,陇西供销社经营萎缩,供销社进行企业改制,李玉红迎难而上。“当时企业实在经营不下去的时候,我就承包了一个班组,后来有个政策——三置换一保障,陇西供销社选举新的承包人,职工无记名投票,把我选成企业的法人了。”面对包袱沉重、举步维艰的困境,她带领一群供销系统的同事,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。

blob.png

李玉红在创业的道路上风雨无阻,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困难,她勇往直前,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。“前期发展的时候,发生过很多心酸的事情,有一次我们去进货时下大雪,中途车翻了,我的头也碰破了,困在雪地上整整两天一夜。”李玉红回忆道。

她背负着山一般的压力,坚持不懈地做着创业路上的种种尝试,经过努力,陇西供销社开始起死回生。“企业当时到处贷款,人家也不给我们贷款,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,一定要让我们供销人扬眉吐气。我们就很有独立性,自负盈亏,2003年时扭亏为盈了,2004年我们企业在陇西排列在前几位。”李玉红说。

她带领企业以供销商场的改扩建为切入点,先后筹资对其进行扩建,使商场营业面积由原来的1600平方米扩大到10800平方米。“2005年,又扩建了新的商场,2007年建好时就业职工达到了将近200人,都是各行各业的下岗职工,因为我是女性,也就比较优先照顾女性。”一着棋高全盘活,由此,陇西供销社企业通过改革获得新生,走上振兴之路。

blob.png

陇西号称“中国药都”,是甘肃重要的中药材产地。李玉红看到了当地的药材资源优势,开始带领企业转型发展。“2007年,我感觉陇西搭建‘中国药都’的东风非常好,陇西是一个黄芪的种植基地。有一次我精准扶贫看到农民的产品有滞销的时候,就觉得农民真的是太可怜了。我想着把农民的药材收进来,我们可以在中间起一个桥梁、纽带的作用,尽可能把陇西的黄芪卖到中国的大江南北,所以我们就建设了甘肃陇原九方生物科技集团。”李玉红道出陇西供销社转型发展的初衷。

现在,陇原九方集团的主要业务领域涵盖保健食品生产、中药饮片加工、农资、中药材、农副产品贸易、房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,注册资本超过一亿元,资产总值达到2.6亿元。“我们现在为了更好地扶持农民收入,要把企业发展重心放到药业这一块,让农民有更大的发展。”李玉红说。

甘肃陇原九方集团成立以来,以药源基地建设为依托,以党参、黄芪等地产药材贸易为基础,生产加工党参、黄芪、当归等保健食品,通过国家GMP认证和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。现有中药饮片生产线、中药提取生产线、中药保健食品生产线,其生产的苦荞茶、陇原四宝、陇原珍宝、药膳等系列产品受到消费者喜爱和肯定。

“‘陇九堂’连续四年获得了甘肃省的名牌产品,我们有自己的种植基地,我的心愿就是把中药材产业规模化、系列化,让农民都知道科学种地,打造有机产品。”甘肃陇原九方生物科技集团在李玉红的带领下延伸产业链,深耕大市场,并走多元化发展之路。向着“品牌九方”的目标和“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”的愿景迈进。

blob.png

李玉红以卓越的能力创造了陇原九方集团发展的奇迹,曾多次当选为定西市政协委员、市工商联副主席、陇西县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商会会长等。

同时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,热心公益事业。因为心中有爱,李玉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。“作为一个企业家,应该要对社会有回报,我们尽可能地多做公益。比如我们支持漳县的药材,有时候是赔钱来做,对好多村进行产业扶贫,修路、建教学楼等等。在一个乡村扶贫时,我遇到一位孤寡老人,老人耳聋,带着一个孙子,当时就触动我了,我给他们修了一个钢构简易房,可以暖和一点。”多年来,还有很多得到她临时救助的贫困户、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,资助困难大学生等这样的善举多不胜数。

李玉红在收获事业成功的背后,以女性的坚韧和善良经营着幸福的家庭,在孩子教育方面,她以身作则,三个女儿以她为榜样,个个品学兼优,学业有成。“我们的家庭是书香门第,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。我在供销社工作比较忙的时候,孩子不能兼顾,中午我也不能回去吃饭,大女儿9岁就会给我做饭。三个孩子我很省心,都是研究生,她们的工作单位都是自己考的。”李玉红认为女人做企业对社会要尽责任,对家庭也要尽责,无论是从一位母亲还是一位企业家的角度来说,她都非常称职。

“我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,感觉国家的政策确实好,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机遇,有劲能使出去。我现在很有信心把道地的药材,通过‘一带一路’发扬出去,让世人都知道陇西的药材是最好的,通过陇原九方这个平台,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,这就是我的梦想。”李玉红说。

blob.png